以下是事变后珊莎的回忆。
“是啊,我好爱他,”珊莎急促地说,“可父亲连让我说声再见都不准。”
她向来是听话乖巧的好女儿,但那天早上她偷偷从茉丹修女身边溜开,违背父亲意愿的时候,却觉得自己跟艾莉亚一样坏。
她以前从未如此任性而为,若非她深爱着乔佛里,也不会这么做。
“他打算送我回临冬城,把我嫁给默默无闻的雇佣骑士,也不管我只想要。我跟他说了,可他就是听不进去。”
她的希望只剩下国王,只有国王才能命令父亲让她留在君临,和乔佛里成亲。
话虽如此,她却一直很怕这个讲话粗声粗气,成天喝得酩酊大醉的国王,更何况就算当真见到他,他很可能只会派人把她送回父亲身边。
所以她去找王后,将心事和盘吐露,瑟曦听完之后,郑重地向她道谢……
接着却派亚历斯爵士护送她到梅葛楼的高塔房间,并在门外安排守卫,没过多久,外面便传来打斗声。
“求求您,”她把话说完,“您一定要让我嫁给乔佛里,我会当个好妻子的,真的,我保证会当个像您一样的王后。”
虽然因为小指头本身就想坑掉奈德,所以事变无论如何都会失败。
小指头决定了6000金袍军站在哪边,无论是对于兰尼斯特家还是史塔克家在都城内的兵力,这都是碾压。
但是珊莎自己为兰尼斯特家送去了最重要的人质,就让情况雪上加霜了。
如果珊莎和艾莉亚都脱离了兰尼斯特的掌控,回到北境,情况会如何呢?
珊莎会成为其他大贵族极力追求的联姻对象,北境的政治局面会一下子好很多。
艾德·史塔克坐着凝望床边桌上的蜡烛明焰,有好一阵子完全被悲伤所淹没。
他只想去神木林,跪在心树下,祈祷那曾经与他情胜手足的劳勃·拜拉席恩能够活命。
将来人们会说艾德·史塔克背叛了国王的友谊,夺走了他子嗣的继承权。
他只希望天上诸神能体谅他的苦衷,而劳勃若死后有知,也能知悉真相。
奈德取出国王的临终遗嘱。那只是一张盖上黄色蜡印,写了只字片语,却留下一滩血迹的脆弱的白色卷轴。
胜负生死,实在只是一线之间。
次日,准备行废立之事。
奈德进殿宣读遗嘱,然后国王的遗诏直接被瑟曦撕掉,金袍军倒戈,奈德手下直接被通通屠杀。大势已去了。
至于调兵或者说增派人手,还不如寄希望于史坦尼斯第一次接到信就能快速反应……
从临冬城走国王大道去君临,那是多少里格的路……临冬城到君临,比从君临到旧镇还远,马不停蹄也要走上月余,要是带军队,时间更久。
自凯特琳抓小恶魔引发的一系列动荡开始,君临的政局变天也不过一个月多。
从劳勃殒命到奈德下狱也就一天多,除非自首相的比武大会开始,奈德就未卜先知,立即送信让再加带人手。怎么可能呢?
至于军队,想都不要想了。
一万人的军队,召集起来要多久?
筹备军粮要多久,和平时期大军有什么理由跨过北境,穿过河间一大堆贵族的地盘,赶去君临,是去武装游行吗?
事实上,凯特琳私自抓捕提利昂后,立刻给徒利公爵和罗柏去信召集封臣,等到奈德被抓的时候,北境大军12000人堪堪到了颈泽,还有6000人的卡史塔克等部在路上,离君临城远着呢。
其实北境不只有史塔克家族,他们远比想象的强大,如果奈德是个有野心的公爵,靠着北境诸侯的帮助,他完全有可能自立称王,可惜他没有,他是个愚钝的忠君之臣。
北境四大马车之一——卡史塔克家族,封地在卡霍城。
作为北境除波顿以外剧情比例第一高的北境诸侯,卡史塔克家族的出场镜头相当可以。
首先他们的名字和史塔克家族很相似,他们本身就是史塔克家族的一支远亲。
其次他们有着颇重的戏份,他们的一举一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史塔克家的未来。
五王之战中,卡史塔克家族的领袖瑞卡德,带着自己的全部三个儿子,跟随罗柏出征,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了。
在孪河城分兵后,北方战场就分成西线和东线两个分战场。
东线——瑞卡德伯爵的长子哈利昂,带着卡史塔克家族的重装步兵,跟随着卢斯·波顿去东线执行牵制泰温的佯攻任务; 西线——瑞卡德伯爵本人,带着二子奈德、三子托伦,在西线跟随着罗柏。
这个家族是忠诚的,命运也是悲惨的。
首先是东线的哈利昂·卡史塔克,在绿叉河战役中,被泰温活捉了,从卷一一直关到卷五结束,都没有放出来。
其次是西线,瑞卡德伯爵的二子奈德、三子托伦,都在呓语森林战役中被詹姆杀了。
詹姆那时候中了罗柏的埋伏,战败已是必然,所以他单刀直入、不顾一切的想取罗柏首级,奈德、托伦二人就在保护罗柏的过程中死在了詹姆剑下。
瑞卡德伯爵就这三个儿子,刚一开战就死了俩、被俘一个,心态立刻就崩溃了,从那以后特别痛恨兰尼斯特家族。
为了给儿子报仇,他每次打仗都冲在最前面,最辉煌的战绩就是在牛津战役里,亲自斩杀了西境大将史戴佛·兰尼斯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