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医集团,已经建厂五十多年了,这一路风风雨雨地走过来,也是不容易。
“喏,这是我们最早的产线,已经使用了三十年了。”
孙总指着一条产线,对着江明说道。
看着这条略显陈旧的产线,要不是孙总说,江明还真不相信,这条产线已经三十年了。
当然,细看的话,从那陈旧的设备上,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毕竟,很多的设备,还是之前那种指针式的,现在都换成了数显的。
此时,这条老旧的生产线,正在不紧不慢地生产,产量不是很高,但是很稳定。
按照这种节奏,这条生产线,是很难盈利的。
“孙总,这条产线的效率有点低啊?”
江明一边看着产线旁边记录生产情况的案板,一边说道。
听到江明的话,孙总也是无奈的额笑了笑。
“喏,你看看这是什么药?”、
一边说着,一边孙总将其中一包成品药递给了江明,江明看后,也是沉默了。
二巯丙磺钠?
如果江明没有记错的话,这是一种治疗肝豆病的特效药。
江明之前不了解这款药,也是之前偶然得知的。
而且得知的原因也是因为一群得了肝豆病,却无药可用的病人,被逼得没有办法,找媒体曝光,才将这事公布于众。
按照夏国的统计,肝豆病是一种罕见病。整个夏国,患病人群大概有2-8万名,发病率大约为3/10万人。
这种罕见病,发病的人数少,使用药物的人数,也不多。
这就造成了,虽然治疗的特效药二巯丙磺钠虽然研发成功了,但是没有企业愿意生产。
毕竟,这么少的病人,其药品的采购,也是极为有限的。
就这几万个病人,养活不了一条生产线。
甚至于产线的一次开动,现有的病人,几年也无法将库存消耗掉。
就这么一条生产线,在这里放着,价值也无法体现,还占用公司大量的资金。
一般的私营药企,基于生存的考虑,都会将这样的生产线停掉,将主要的精力放到量大的,能够赚钱的项目上。
按照商业来理解,这么做无可厚非,但是对于病人来说,那可就非常残酷了。
明明有钱,但就是买不到对应的药物,只能等病情恶化,无药可医。
肝豆病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上在夏国,类似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不得不这么做。
江明记得,之前病人在媒体上曝光,要求解决特效药的事情。好像最后政府出面,有药企接管了,然后重启生产线了。
难道说?
“你们接管生产线了?”
江明问道。
“对,夏医集团将生产线买了过来,然后重新生产了。”
孙总这样说道。
听到孙总的话,江明也不由得感慨,还是夏国好啊,有人能够给兜底。
这样的事情,在国外,那是想了不用想了。
毕竟,在夏国,人命关天!
此刻,江明对夏医集团也是由衷的佩服。不管怎么说,别人的担当在这里,能够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
江明感觉,将培元丹和其他几种丹药放在这里研发和生产,挺好。
江明和孙总是一边谈着,一边朝着培元丹的产线走去。
为了保证培元丹的生产,夏医集团是专门开辟了一条生产线,用于批量化应用,对培元丹的重视,不可谓不大。
当然,培元丹量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暂时生产线还没有启动。
此时,有不少的设备工程师,正在生产线上忙活,查找问题点。
江明也不着急,从最前面的步骤开始,一步步地查看,到最后的包装为止。
对于江明的举动,孙总也是没有任何不耐烦的,而是一同查看。
江明也是感慨,夏医集团的管理者,还是可以的。
江明接触过太多的管理者,那当真是纯粹的大局领导,认为这种排查的事,交给工程师就行了,哪像现在这样,全程陪同,还带讨论的。
要知道,江明可是一步步地查看作业指导书和首检文件等内容,很是细致的。
只是这一圈下来,江明也没查找到问题。
这条生产线,很是先进,相应的管理手段,也很规范,至少这一次的巡查,江明没有发现问题。
只是虽然没有发现问题,但是江明很确定,应该就是产线的问题。
要不然,相同的原材料,相同的生产工艺,为什么之前炼制的就挺好的。在夏医集团的产线上,就有问题的。
大概率是设备或者工艺操作不到位的情况。
想到这,江明将所有的工序在脑海中都过了一遍,然后从后往前,继续排查。
一边看着夏医集团的设备和工艺,江明一边回想着之前美雅国际炼制时候的情况。
碾磨,萃取,烘干,一个个的步骤查看。
等江明来到一个设备前面的时候,江明愣住了,这里好像有点不一样啊。
江明查看这个步骤:沉淀
就是所有的药材,在碾碎以后,要加入蒸馏水浸泡,然后搅拌打散以后,再进行沉淀。
沉淀以后,多余的杂质,就会被过滤出去。
这一步算是一个初步的提纯,后面还要经过一系列的蒸馏萃取的过程,保证药液的浓度。
这一步,本身工艺不负责,应该不会出现问题的。
但是江明看着眼前的罐体,却是感觉有点不对应。
这罐体,好像有问题。
这个罐体的材质,是不锈钢的,里里外外油光锃亮,很是干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