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到这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外来打工者都急急忙忙地收拾行李。
而在大周王朝叫做元辰,大街上人人面带微笑,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
小孩子们左手一串大糖葫芦右手拿着嘎嘎作响的小风车笑得合不拢嘴;
铁匠铺前插了许多面人和小动物,以及各种木质玩具各样商品,真是琳琅满目。
“新来的古鉴铁匠真是个人才啊!”苏从安背着手站在八仙宫门前感慨着。
看着别人都快快乐乐过年,为有自己每晚提心吊胆,寝食难安,只有每天布下捕兽夹陷阱,才敢安心睡一会。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苏从安真怕樊平哪天突然冲进院子。
还好,一直以来风平浪静,还有十几日道士考核,到时从埃落定,樊平再想动自己就难上加难。
——————
除夕夜刚过,苏从安便启程赶往黎阳,在玄灵和清风叨扰几日。
二月初准时到达洛阳天师府。
天师府建在一座高峰上,背靠大海,山上四季如春,仙鹤在天空翱翔。
苏从安初见时目瞪口呆,山外寒冬腊月,山内却四季如春,真的是匪夷所思,好想让科学家来解释解释。
排队到了大殿以后,苏从安抬起手臂,让穿着锦衣腰间手弩的公差收身一番,提着检查过的篮子入内。
篮子内是文房四宝,连身上的银两都收了去。
天下五湖四海的道士集聚于此,他们此刻表情凝重,大气都不敢喘,气压很低。
仿佛对面那些公差是洪水猛兽。
只有苏从安对周围一切充满了好奇,没有一丝敬畏之心。
搜查完毕后,先被引领着走进一个大院,院内东西南各有两间房,北边是门。
几个道士并无交谈,分别被人押送到房间内。
苏从安一头雾水走到房间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石床,青石铺成的地面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的味道,显然已经很久没人住过。
院内依旧相对安静,十几名锦衣公差如标枪一样驻扎在院内沉默不语。
苏从安从门缝处收回目光:“好严肃啊!怎么跟看犯人一样?”
“别人都没什么意见,自己也只能入乡随俗。”
直到天色渐暗院中挂起红灯笼,苏从安站在窗牖向外看去,加上鼻尖那种淡淡腐朽味道,有种看恐怖片感觉。
“不会是考验胆量吧。”
再想到白日种种奇异景色。“不会真的弄个阿飘出来吧”虽知道这种可能性不大,苏从安还是忍不住想。
这时,院内传来脚步声,他趴在门缝处偷眼望去,就见一个穿着官服手拿拂尘老太监领着一群小太监端着托盘走进院内。
老太监神情倨傲,浮尘搭在左肩上,结果小太监递过来的名册,尖声道:
“何上升。”
“在。”
西边厢房里出来一个年轻道士应道。
等点名轮到苏从安之后,住在这个院中的所有道士都已站在院内。
小太监们拿着名录依依对比众人度牒,确保无误后,发给道士们人手一本书册。
名字叫做《道士规》
在肃穆气氛下,苏从安作为旁观者和参与者渐渐同化其中,脸色的表情也变得严肃。
老太监又拿出圣旨,道士和公差们皆跪下,苏从安虽然反感,但周围人都跪了,自己跪下也不觉得丢人。
等老太监念完圣旨,让苏从安才明白手中《道士规》是考核第一关,必须在三天内背下来。
见那有半个小指头厚度的书册,忍不住心里骂娘。
“真倒霉!穿越过来还要背书。”
“若不是这段时间习惯了,大概会崩溃吧!”
“有金手指,还这么辛苦,不如做个躺平少年!”
苏从安更坚定解决麻烦,出去浪的想法,可不能被皇权束缚住,那可就真麻烦了。
维护大周安定……
能背诵“祖师宝诰”和早晚功课经……
能从事正一派日常坛醮仪典……
不守戒规,道风不正……
苏从安坐在书桌前闭目养神。
前后用了两日时间,总算将这读着脑仁疼《道士规》背完。
周天子在给道士立规矩,总而言之,以前不准百姓烧香。
现在不准道士出去传道接活,只能在道观里修炼。
“玄灵兄,清风兄要失业了。”
本想着考完道师资格证,得到度牒,游历天下。
瞧周天子对道门的态度,有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道门,到底干了什么让周天子如此忌惮。
苏从安慢慢思索着要不要放弃道士这个职业?
转而又一想每月不干活儿,有工资发也不错,虽然少了点只有一两银子,也算是公务员。
苏从安一拍大腿,在前世这是个好活啊,在没撕破脸之前,这个身份还是非常有用的。
官府不能随意定罪,《道士规》里面说有专门的机构管理他们。
是重视还是打压两说。
到了三日考核后,苏从安顺利过关。
老太监又给了本忠君爱国思想的书册足足有一指厚,全书洗脑。
进行思想教育,这对记性不好的人,自是有苦难言,毕竟道家经文算是老本行,自幼研读不算难。
可要短短三日一字不漏背下这么厚的书,非是勤学苦练者不可。
而对于苏从安来说,一字不漏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草稿上写就花了一天时间,背下来开玩笑呢,他不得已准备放弃之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