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指环王3》,临近末日火山关键时刻,佛罗多的心理防线开始瓦解。
他的守护魔戒的责任,慢慢地被转化成了占有欲,他不愿其他人帮他分担,结果重担压垮了他。
他的思维显然已经不那么清晰。
咕噜带的路基本没错,不过他却带偏了佛罗多的想法,脑子已经不好使的佛罗多开始搞不清守护戒指的最初意图。
佛罗多彻底迷失了。
在末日火山的倒下,意味着佛罗多还是被魔戒击败了。
大多观众都知道他最后会把戒指丢进末日火山,帮助人类取得胜利。没想到最后的反转却发人深思。
可以说,没有最后的反转,《指环王》的深刻程度要削弱很多。
被彻底击溃的佛罗多,他忘却了原来的使命,忘却了他的同伴,忘却了身后千千万万的中土人民,他成为了魔戒的俘虏。
就像咕噜一样。
如果没有人拉他回来,他就会变成下一个咕噜。
最后他和咕噜的撕扯,呼应了电影开头,史麦戈和德戈的撕扯。
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并不是佛罗多用强大的意志,英雄主义什么的摧毁了魔戒。而是他和咕噜的欲望。
是欲望本身,摧毁了魔戒。
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只怕魔戒所代表的不只是人性的丑恶,还代表着现代文明工业科技的力量。
托尔金1930年开始小说创作,那时候西方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人民的生活处于一个转折期,大量的新发明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侵蚀着人类。
1936年,卓别林就用《摩登时代》批判了工业化对人的伤害。
这种“工业力量”不仅让人们变得贪婪,还破坏大自然环境,和索伦打造魔戒,萨鲁曼搞“黑科技”强兽人,如出一辙。
欲望摧毁魔戒,过度解读一下,是托尔金给后世的一个警告,如果过度贪图工业科技的力量,那么这种贪婪最终也会导致人类走向自我毁灭。
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山姆,如果魔戒远征队要选出一个MVP,非他莫属。
没有他,佛罗多要么被咕噜直接杀死,要么被饿死,要么变成大蜘蛛的食物。
是他把佛罗多从深渊的边缘拉了回来。
《指环王》很难算是一部英雄主义电影,反倒更像是在彰显“友谊的力量”,胜利都是建立在“合作”的情况下获得的。
阿拉贡的战争线如此,佛罗多的魔戒线更是如此。
佛罗多终究只不过是个普通人,他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帮他完成使命,只有加上山姆那友情的力量之时,他才有机会能办得到。
《指环王2》末尾,山姆鼓励佛罗多的那句话,也不愧是整部电影乃至整个系列,最让人难忘的一句台词。
他帮助佛罗多完成了使命,却也无法抚平佛罗多内心的伤痛。
魔戒对佛罗多伤害是永远的,他永远都记得自己曾经被邪恶,贪婪,自私所俘虏。
他永远记得,所以永远地防范。
因为一个不小心,就算没有魔戒,恶念就会趁虚而入,严格来说是“破牢而出”。无论你是神,还是人,恶都与生俱来。
当然,善良也与生俱来。
我们才为此奋斗。
托尔金曾表示,每一代人结合自身经历能有不同的解读和感受去理解《魔戒》,彼得·杰克逊用他的理解和感受拍出了《指环王》,观众又通过电影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魔戒”的意义和价值。
据说托尔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若是当真如此,那么《魔戒》、《指环王》三部曲,着实是一首悲观者所写出来的希望之歌。
只要人类勇敢无私的精神不灭,能够抵抗内心的邪恶力量,人与人之间能通力合作,中土大陆还有希望,世界还有希望。
现在谈魔戒还太早,短时间内,黎耀阳不会再动笔抄书,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灵感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创作出旷世巨作,那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天才那么简单了。
自古以来,超越常人认知的天才都不被这个世界接纳,下场普遍很惨。
黎耀阳可不想自己变成全民公敌,所以歇个几年再说吧,这一部权力的游戏足够他吃很久的了。
眼下他最烦躁的问题是科技水平满足不了这部著作呈现在舞台上。
他想了很多办法,都很难呈现出他想要的效果,即便他已经把内心的要求降低了几个档次也不行。
没办法,他只好广发英雄帖,既然自己想不到,那就集合更多人的智慧试试看。
反正他已经做好准备,大不了自己有生之年看不到这部著作登上舞台了呗。
直到一家公司的出现,他的想法有了极大改变。
不论是电视剧,舞台剧,还是小电影、大片,道具都是必不可少的。
要是道具跟不上拍片儿的速度,就会在很多剧里面重复出现,比如TVB的鸡公碗,HBO穿越60年的报纸等等。
不过呢,在电影工业发达且不差钱的好莱坞,道具制造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产业,特别是印刷制品,基本都是一部片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
在所有印刷工作室里,独领龙头的一家,就是厄尔海思印刷厂。
这个厄尔海思印刷厂可谓是随着好莱坞发展起来的,而且是个家族产业,即便在100年后,好莱坞依然活跃着这个家族的身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